學姊心得分享:林易瑩
學長心得
林易瑩學姊
台灣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
面對被繁雜瑣事占滿的工作和資料科學方興未艾的形勢,使我一直有學習程式語言、進行資料處理自動化的念頭,恰巧身旁有朋友自資策會順利畢業求職的經驗,又考量到我已取得碩士學位,重回學校進修的成本太高,於是我就決定報名資策會『Data Engineer 巨量資料分析就業養成班』台北班的課程,利用半年時間好好充實自己,累積可以讓自己轉換跑道的實力。
結業後我順利在一家電子公司的機器人部門就職,工作內容為研究國外論文模型並以演算法實踐,工作上會使用到的技術主要是 Python 與 Linux 操作(雖然圖形化介面很好上手,但是懂得幾個基本指令還是挺方便的) 。
資策會的課程範圍十分廣泛,從網頁設計到資料庫設計實作都有,短期內要樣樣精通實在不容易,不過每一個科目上的學習除了打基礎外,也幫助我認識到自己有興趣的面向,隨之可以在課餘時間多花時間研究進修。
例如:在李御璽老師的數據挖掘課程中,老師簡明扼要的介紹各種分析模型,並輔以老師在產業界擔任資料分析顧問的實務經驗,讓我對未來工作方向有更明確的認知。此外,我也十分喜歡陳松林老師清晰易懂的授課風格,在寫資料處理作業的過程中,體會不少解謎的樂趣;老師上課時多次強調「不要光想著用艱困的模型來處理資料,簡單的模型加上貼合實務運用的解讀才能發揮資料的價值」,相信未來工作上遇到問題,這樣的想法能讓我更懂得如何聚焦在應該解決的問題上。雖然我的工作並未直接使用Java,陳奕兆老師上課不只是教Java,也會帶到很多程式語言的觀念,對我之後撰寫 Python 程式時頗有幫助。
看似不短的五個多月,其實一下子就過去了,這期間除了上課學習之外,我也建議學弟、妹們可以多瀏覽徵才的訊息,實際了解市場的真正需求,看看你想去的公司有哪些徵才條件,或許可以減少一些不確定的感覺。導師規定的期中個人專題研究─〝個人分享交流報告〞以及期末專題的提案研究也是越早開始準備越好。求職面試時,我附上的個人專題研究─〝個人分享交流報告〞的簡報(研究主題:機器學習筆記)是我求職順利的因素之一。讓自己熟悉一兩項技能也是求職的必要條件,等到最後課程快結束要開始準備履歷表時,你會把所有上課內容都列上去嗎?我想除非對自己有極大的自信,不然不太會說自己從平台架設到前端樣樣精通的!敢寫在履歷表上,就要好好準備,不要讓自己在面試時被問倒。最後,〝加強英文能力〞還是有需要的,英文自學資源比中文資源多上好幾倍,在找工作時也會是你的加分條件。
我曾經在期中座談會時請教過學長、姐一個問題:「資策會規劃這麼多的課程,究竟有哪些科目是特別重要的?」得到的答案竟然是『都很重要!』,這令當下的我覺得有點茫然!可是事後回想一下在我認真學習每一個科目的這個過程中,無論是幫助我調整自己的思考模式、還是累積未來工作所需的基礎,都的確有某種程度的助益,所以在資策會這段時間,就拼命學習吧!畢竟人生只有一次,況且你都已經繳了一筆學費了。加油吧!(結業期別:BDSE04)
Data Engineer巨量資料分析就業養成班
資料科學是目前市場上熱門的顯學之一,本班是職訓市場上針對【資料科學相關技術】所設計的就業養成課程。我們會以 Java 程式語言與 Linux 作業系統為出發點,建構出業界常用的 Hadoop + Spark 大數據處理平台,沿途搭配 RDBMS 與 NoSQL, 佐以 DataMining、R、與統計學等相關工具與知識,搭配視覺化的呈現方式,逐步帶領大家走入資料科學的美麗世界。